形态描述
标本采集地 海南(三亚、西沙群岛的永兴岛、东
岛)。5个干壳标本。
形态描述 贝壳较小,纺锤形,壳质坚厚。螺层约
8层,缝合线细浅沟状。螺层膨圆,螺旋部呈尖圆锥
形,体螺层高大,约占壳高的2/3。壳面不平滑,除壳
顶3层光滑外,其他各层具深红色串珠状的螺肋,这些
螺肋在体螺层上有9条,次体层上有4条,其他各层为
3条,间肋亦具微小的粒状突起。壳面为红橙色或深红
色,肋间为橘黄色。纵肿肋出现在各层不同部位,其上
具有白色条斑。在体螺层中部有一条橘黄色或白色的螺带。壳口较小,卵圆形,内白
色。外唇边缘宽厚,内缘具肋状的齿9枚,齿的基部具红色小斑点,有的顶端为褐色;
内唇深红色,发达的齿列为白色。前沟短,半管状,前端呈缺刻状,曲向背方。厣未
见。
标本测量 (mm)
壳高 40.0 39.O 38.5 31.0 23.2
壳宽 22.0 20.O 20.0 16.3 14.0
岛)。5个干壳标本。
形态描述 贝壳较小,纺锤形,壳质坚厚。螺层约
8层,缝合线细浅沟状。螺层膨圆,螺旋部呈尖圆锥
形,体螺层高大,约占壳高的2/3。壳面不平滑,除壳
顶3层光滑外,其他各层具深红色串珠状的螺肋,这些
螺肋在体螺层上有9条,次体层上有4条,其他各层为
3条,间肋亦具微小的粒状突起。壳面为红橙色或深红
色,肋间为橘黄色。纵肿肋出现在各层不同部位,其上
具有白色条斑。在体螺层中部有一条橘黄色或白色的螺带。壳口较小,卵圆形,内白
色。外唇边缘宽厚,内缘具肋状的齿9枚,齿的基部具红色小斑点,有的顶端为褐色;
内唇深红色,发达的齿列为白色。前沟短,半管状,前端呈缺刻状,曲向背方。厣未
见。
标本测量 (mm)
壳高 40.0 39.O 38.5 31.0 23.2
壳宽 22.0 20.O 20.0 16.3 14.0
生物学
暖海产。我们仅采到空壳标本且较少,故对其生活习性不详。据赖景
阳(1989)记载栖息于浅海岩礁底。据Schepman(1909)报道在水深36 m珊瑚礁质海
底曾采到标本。
阳(1989)记载栖息于浅海岩礁底。据Schepman(1909)报道在水深36 m珊瑚礁质海
底曾采到标本。
国外分布
此外,日本(南部以南),菲律宾(从东萨马岛到苏录
海),印度尼西亚,马六甲,斐济群岛,社会群岛,波利尼西亚至夏威夷群岛,新喀里
多尼亚,澳大利亚(Dampier Is.西部至东部昆士兰);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(Nicobar),
红海,坦桑尼亚(Norlh Reff),南非(Zululand)至莫桑比克等地都有分布。
海),印度尼西亚,马六甲,斐济群岛,社会群岛,波利尼西亚至夏威夷群岛,新喀里
多尼亚,澳大利亚(Dampier Is.西部至东部昆士兰);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(Nicobar),
红海,坦桑尼亚(Norlh Reff),南非(Zululand)至莫桑比克等地都有分布。
国内分布
此种分布于我国台湾(北海岸、东海岸、恒春半岛、兰屿、小琉球屿、
澎湖群岛)、海南岛和西沙群岛。
澎湖群岛)、海南岛和西沙群岛。
经济意义